以27.9元的价格买到4枚原价共约73元的贵牌甜甜圈;11.9元的价格获得5个原价共约33元的面包;7.9元收入原价约23元的包子、馅饼与荷包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剩菜盲盒”可真是火火火。
“剩菜盲盒”指的是餐饮等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的库存,以“盲盒”形式在软件上打折卖出。
这种形式一出现就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参与过的人甚至表示“手速慢了,很可能抢不到”。
在B站、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剩菜盲盒”已成为不少UP主的新选题。环保低碳、盲盒经济、临期食品三个标签的加持下,“剩菜盲盒”正成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概念。
在抖音上你可以看到有人一日三餐都用“剩菜盲盒”解决,盲盒低价、量大、管饱,7.9元的包子肉串大礼包、11.9元的原麦山丘面包魔法袋、29.9元的三文鱼寿司大拼盘……几乎所有产品都以原价1/3的价格在店铺临近打烊前售卖。
图: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分享自己“抢”到的盲盒“战利品”
事实上,“剩菜盲盒”是个舶来品,在海外已经流行了很多年。2016年,一个专门卖“剩菜盲盒”的平台——Too Good To Go在丹麦上线。商超餐饮卖不完的食物,被装入魔法袋(Magic Bag)、惊喜袋(Surprise Bag)中,以划算的折扣价出售。
这就是“剩菜盲盒”的前身。
近两年,国内开始引进同类模式,“惜食魔法袋”“趣小袋”“繁荣集市”“米粒盒子”等平台涌现出来。其中业务铺得最广的“惜食魔法袋”,短短几年,已经覆盖了北上广、成渝杭等一线与新一线城市。
中国消费者这就体验一下。打开一款“剩菜盲盒”手机小程序,搜索附近3km以内在售的“剩菜盲盒”,商家将可售的“剩菜盲盒”装入平台系统里的“魔法袋”实时向消费者售卖。下单后,同时收到取件码以及具体的取袋时间。
就是这么简单,“剩菜盲盒”就到手了!
图:某“剩菜盲盒”小程序截图
“之前店里当天卖不完的面包、蛋糕,只能报损销毁处理,但这类产品并没有真正过期,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一家面包店负责人表示,“剩菜盲盒”的概念一推出,就吸引了不少商家积极参与,“既避免了食物浪费,又让需要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剩菜”命名的盲盒也不例外。中国消费者注意到,在一些平台上,有人抱怨所购“剩菜盲盒”存在餐食口感不佳、以次充好、发霉变质、临时加价等问题;还有消费者提出“剩菜盲盒”的“取货时间”太短,若顾客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取货则视为放弃商品,且不会退还相应的费用;还有少数商家被曝出在生产时间上打“擦边球”,或者将保质日期模糊处理。此外,基于一些平台与商家“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即便买到不新鲜的“剩菜盲盒”,也只能一扔了之,反倒成了“花钱浪费食物”。
图:不少消费者吐槽自己的“踩雷”经历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于8月1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风险意识不可“盲”。中消协表示,“盲盒”自带的不确定性和“剩菜”本身的安全问题,可能使“剩菜盲盒”背后存在隐患。
“剩菜盲盒”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方式,虽然不被法律所禁止,但是必须规范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01 注意食品种类
消费者购买“剩菜盲盒”前无法直接观察商品,也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数量来选择食品,有饮食忌口要求的消费者,在“剩菜盲盒”的选择上一定要谨慎。
02 注意贮存环境
并不是所有的“剩菜”都可以作为盲盒来出售。奶制品、肉制品等易腐食品本身保质期限短,而且容易在高温下快速变质,增加了安全隐患。
03 注意保质日期
消费者务必注意“剩菜盲盒”食品保质日期、包装日期及贮存条件等,或向销售人员核实相关信息。
04 注意商家信誉
理性对待“盲盒”销售,选择信誉高和口碑好的商家购买“剩菜盲盒”,避免购买来路不明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消费者在购买“剩菜盲盒”时要注意留存消费凭证,在食用前仔细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整,如果发现食品存在异样,不要进食,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