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棣海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6年,致力于食盐、工业用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海产养殖业经营为一体的企业。
无棣县盐区位于县境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海岸线曲长102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降为万分之一。盐区滩涂517万公亩,属平原沙基型,盐田土壤以黄褐色砂质粘土为主,底盘坚实,渗透性小。盐区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日照充足,蒸发量大,降雨集中,干燥少雨程度居全省之首,海水浓度最高为3.6波美度,最低为2.3波美度。
依靠发展盐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勤劳的无棣盐民世世代代在这片碱渍的海滩上劳作制盐,不断进行工艺创新和改革。明嘉靖年间,海丰场率先易煮盐为滩晒。1679年,县境各场废煎兴晒,为盐业中兴奠定了基础。至1945年无棣解放,渤海区第四专署在无棣成立贷委会,发放贷款700万元(北海币)以扶持盐业生产。同时,县政府实行以粮兑盐,原盐专买专卖,消除了盐民销盐、吃粮两大忧患,改善了盐民生活。1949年,全县有盐滩665副,年产原盐1.3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无棣盐业生产进入有计划发展的新时期。1950年,无棣调整盐区布局,保留盐滩3.34万公亩。1956年,无棣县盐业走上合作化道路,1957年生产原盐5.71万吨。1958年4月,原埕口盐场办事处改为无棣县盐务局。是年,惠民行署于11月起动工兴建大型国营盐场,后因国民经济困难,于1961年缓建,1964年始,逐步形成生产能力。1966年,全县生产原盐6.7万吨。1987年,无棣盐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埕口盐场投资1600万元建成东结晶区项目。1988年,县盐场老滩改造,新建盐田23万公亩,生产能力达到13万吨。1990年,埕口盐场老滩改造,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是年,鲁北盐场、第二盐场开始建设,车网城盐场重建。至20世纪末,无棣县盐田生产面积达到356万公亩,设计生产能力205万吨。2004年,无棣县再次掀起盐业开发会战高潮,提出“振兴盐业经济,打造中国海盐(盐化工)基地”的战略口号,对全县517万公亩宜盐滩涂面积进行了全面整合、开发,至2005年3月底会战告捷,共计整合滩涂25万公亩,兑现补偿资金3000余万元,至2006年,全县盐田总面积达到1389万公亩,全县原盐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在此次开发过程中,无棣县提出的盐业企业管理“五统一”原则,受到中盐总公司、中盐协会的高度重视,并予以推广。该原则提出,对新建民营盐业企业及乡镇盐业企业,全部纳入海丰集团,由海丰集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考核、统一销售、统一实现和上缴税金。“五统一”原则为民营资本参与盐业开发,实现规模化经营,保证盐税足额及时入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无棣盐业的发展动力在于盐业科技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工具的改革,到70年代首创“秋灌春收,越冬晒盐”,80年代采用“死碴池底,活碴结晶,撇淡渡伏法”。在场区规划方面,2004年的盐业大开发实行由指挥部按照“三化四集中”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目前,各盐场在推行“新、深、长”工艺(即新卤、深卤、适当长期结晶)的同时,有计划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塑苫面积,加强塑苫管理,使盐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进步,从60年代开始,逐步由动力纳潮扬水取代了风车和自然纳潮,以电力、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工修滩、扒盐、集坨、装车等,以汽车、火车、轮船代替了畜力车运盐,使盐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实物劳动生产率由1952年的31.7吨/人,提高到2006年的630吨/人;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52年的人均830元,提高到目前的3100元/人。
无棣盐区依托丰富的卤水资源,1958年起开始利用海水进行土法盐化工生产,由于技术条件差,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一直处于萌芽状态。90年代初,无棣盐化工业开始机械化、连续化生产,当时有埕口盐场、鲁北盐场、县盐场三处企业,产品以溴素为主,年生产能力4100吨。经过2004年盐业大开发,全县溴素生产企业达到7家,年生产溴素能力达到7300吨,另有氯化钾、氯化镁、无水硝、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铵、氢溴酸,2,6—二溴四硝基苯胺、十溴二苯醚等10余个品种。2006年,在天气等自然基础条件不利于盐及盐化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无棣盐业企业共计生产溴素4600多吨,2007年可望达到5800吨。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无棣盐区开始发展海产养殖业。1991年,鲁北盐场与县盐场同时进行“一水多用”技术研究,经过两年的科研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2年7月,国家星火科技项目—无棣县盐场“卤虫高盐水域工厂化放牧与加工”在国家科委立项,1994年通过专家验收,该项成果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目前,无棣盐业海水养殖已成为盐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产品有鱼、虾、蛤、蟹、海参、卤虫等6个系列近20个品种,年产值5000余万元,占盐业总产值的近30%。盐化工及海水养殖业的兴起,使无棣盐业的总体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促进了盐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解放前,盐民生活极其贫困,住的是低矮、潮湿的“滩屋子”,吃的是红高粱窝头,没有任何机械工具,生产全部依靠体力劳动,条件异常艰苦。解放后,盐区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1956年起,盐区政府和企业先后办起职工子弟小学5处,中学1处,幼儿园3处。目前,企业办学已全部转为政府办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园或入学,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此外,盐区先后建起职工医院2处,医务室5处,有了食堂、集体宿舍、职工宿舍楼、俱乐部、电影队、电视差转台、图书室、业余文体队等。2006年,全县盐业企业职工年产平均收入1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