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的民族之一。竹子外表油润,色泽近琥珀,具有浑厚坚韧的特性,而且在中国广大的地域都有栽种,因此用来制作日常用具十分合适。可能是保存的相对困难吧,我们现今能够看到的明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甚少。明中叶以后至清代是中国手工业大发展的时代,此时竹刻名家辈出,使竹刻艺术从实用转变成為供人们鉴赏收藏的艺术品,也是传世作品最多的两个时代。
明代竹刻艺术多集中在嘉定(今上海喜定县)、金陵(今南京市)两地,分為嘉宝派、金陵派。嘉定朱松邻祖孙三代的深刻法(指浮雕和圆雕),金陵李耀、濮仲谦的浅刻法,清初张希黄的留青刻法,均為竹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朱擅用深刻作浮雕和圆雕的手法。浮雕又分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它与透雕均属竹刻中的阳文刻法,可使器物增加立体效果。刻竹方法為铲去较多竹地,使文饰凸起於上,并能分出层次,高浮雕可分五六层,使器物有圆浑之感,三朱竹刻用刀如运笔,生动有力,人物及动物神态自然。
明代竹刻金陵派创始人濮仲谦,刻法与嘉宝派不同,不事精雕细琢,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时人称之「大璞不斫」。其作品大都略施刀刻即生自然之趣,使器物古雅可爱。
金陵派的主要技法為浅刻,即竹刻中的阴文刻法。这种刻法不仅有线也有面,刻出的景物可再现书画的笔情墨趣
。清中期竹刻工艺出现了留青刻法,也称「贴簧」、「文竹」、「竹簧」,经煮、晒、压,胶合或镶嵌在木胎及竹胎器物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书画纹饰,由於簧色洁净无瑕,嫩簧娇润,宛如象牙。使用这种技法的人物以张希黄為代表。
进入清代以后,嘉定派第一名手吴之璠继承了明代中叶以后的竹雕工艺传统技法,他创造的以浅浮雕突出题材,留空四周作背景的雕法取北魏浮雕工艺,刻画人物生动。
以封锡爵、封锡禄為代表的练水竹刻世家,累代相传多至五六代以上。封锡禄工圆雕,擅竹根人物。雍乾之间,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可推周顥。他对书画有一定造诣,擅以阴文刻山水、人物、树石,将南京画法运用到刻竹艺术上,用刀痕再显笔墨意趣,刀法秀丽挺劲,对清后期竹刻艺术影响较大。竹刻至乾隆时期為鼎盛期。嘉道以后,就以贴簧取而代之,地区也不仅限嘉定、金陵两地而扩大到东南诸省,以浙江省為主。
清中期 竹根雕三羊
说明:清宫旧藏 通高7.8厘米,大羊高5.7厘米,座长7厘米,宽4厘米
此根雕的造型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其中母羊四蹄侧收而卧,一只小羊正向母羊背上攀爬,另一只两前膝跪地靠在母羊身前。
作者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将三羊母子亲暱的神态表现出来。两只小羊,一只顽皮好动,一只温和沉静,母羊则泰然自若。此作品系仿竹根雕三羊镇纸而刻制。
竹根雕采药老人
说明:清宫造办处制 高14.7厘米,底径12.1厘米
竹根色呈棕黄。作者以鏤雕、圆刻等多种技巧,将一位高挽束髻、长髯、清惧而强健的采药老人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老人足蹬草履,药锄旁置,曲膝低首,目视下方,面带微笑坐於玲瓏的山石上,似小憩,又似凝思。老人手扶的花篮中满盛硕果,有寿桃、灵芝和仙草,隐寓「群仙祝寿」之意。
这件作品刻工精湛,人物笑貌、衣纹无不带有飘逸出尘之感。虽无款识,但无疑出自清宫造办处的名匠高手,是清初的竹刻佳品。
清 竹雕葫芦式盒
说明:清宫旧藏 通高6厘米,长16.9厘米,宽10.5厘米
盒竹根制,雕作葫芦式,从中间分剖為二,盖与身子母口相合。器表以高浮雕及鏤雕技法刻画籐、叶、小葫芦等為装饰。
葫芦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在明清工艺品题材中极為常见。此盒盒身籐萝的牵缠、叶片的翻卷、虫蚀的痕跡以及葫芦的位置等都经过悉心安排,既形态逼真,亦富於装饰意味。作品寓意吉祥,可储册页,可做陈设,是清代文玩中的优秀作品。
竹雕饕餮纹三足双耳鼎
说明: 通高15厘米,口径13.2厘米
竹鼎圆形,腹外有一圈回纹地饕餮纹装饰带,鼎盖及三足荷叶底座為紫檀木制。盖钮以蜜蜡雕成,刻兽面纹及蕉叶纹。
竹雕制品中仿青铜彝器是一大品类。乾隆朝,内廷蒐集所藏青铜器,编成「西清四鉴」等谱录类图书,拟古之风大盛。造办处遂创仿青铜器竹雕,尤以文竹制品為多见。此类仿古器往往细节毕肖,总体上看却并不逼真,而多在一件器物上杂糅各个时代的典型器型及纹饰。
此鼎造型从周鼎中化出而加变异,线条纤柔圆润,已丝毫不见青铜器的庄严意味。从器型、纹饰到盖、钮、托的復杂组合,清代的审美趣味清晰可见,有较為浓重的宫廷气息。
清 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
说明:清宫旧藏 通高28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5.4-5厘米
壶為双层唇口,长颈,鼓腹,圈足,拱形圆盖,火焰式钮,壶体一侧為凤头式流,另一侧為卷云式执柄。壶身饰四周弦纹,腹部雕一圈减地隐起的饕餮纹。肩部配活环链式提梁,提梁中部雕成夔龙状。
此壶竹刻技艺精湛,未见粘接痕跡,整体造型及纹饰仿商周青铜器,可见清中期好古拟古之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