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人们通过按摩身体的各个部位缓解身体的不适以及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同人群的身体健康状态和需求不一样,所以按摩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其中,中老年按摩和婴儿按摩就要特别注意方法方式。男性和女性身体构造的不一样也使按摩的方法有所不同。那么不同人群怎么按摩?哪些人群不适合做按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宝宝按摩
头部按摩 手轻轻捧起宝宝的脸,手向宝宝的脸两侧滑动,滑向后脑。用手腕托起头部的同时,双手指尖轻轻划小圈按摩头部,包括囟门。用拇指抚摩宝宝的耳朵。
手臂按摩 先捏一下宝宝的肩膀,然后沿胳膊划到指尖。划动的时候手指要松开。不要在关节部位施加压力。
手部按摩 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的腕。用你的拇指抚摩宝宝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张开。
胸部按摩 用指尖在宝宝的胸部划圈,不要碰到乳头。要用小指的指尖轻轻沿每根肋骨滑动,然后沿两条肋骨之间的部位滑回来,轻轻伸展这个部位的肌肉。
躯体按摩 从宝宝的脖颈,沿肩膀外侧抚摩,轻轻伸展宝宝肩部的肌肉。在宝宝肩部划圆圈,然后把手指滑向腋窝,再沿肋骨之间的肌肉滑向身体的中央。在宝宝的腋窝到大腿之间来回抚摩。
腿部按摩 从宝宝的腿部向下捏到脚。可用两只手同时捏,或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脚后跟,另一只手沿腿部向下捏压、滑动。
女性按摩
按摩胸部 托胸按摩、摩搓式按摩、米字型指压按摩、U字型式、包胸式
按摩八髎穴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按压合谷穴 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按摩太冲穴 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按摩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按摩子宫 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阿是穴 双手搓热,按摩腹部,有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的作用。
男性按摩
下腹部摩擦 临睡前,将一只手放在脐下耻骨上小腹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腰上,然后一面按住腰,一面用手在下腹部由右向左慢慢摩擦,以自觉腹部温热感为度。
腹股沟按摩 临睡前,将两手放于两侧腹股沟处(大腿根部)。以掌沿斜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每周按摩数次。对增强性欲、提高精力有一定的作用。
摩揉睾丸 将双手搓热,先用右手握住两睾丸,使右侧睾丸位于手掌心,左侧睾丸位于拇指、食指及中指罗纹上,然后轻轻揉动,向右向左各转30~50次,以略有酸胀感而无痛为度。然后再以左手如上法轻轻揉按。
摩擦双耳 晨起时,用指尖或罗纹面在双侧对耳轮体等耳部轻轻环形摩擦,或点压揉按,以局部微胀痛有热感为度。此法具有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健肾固精之效。为历代养生家所倡导。
中老年按摩
内关穴 保健心脏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两条筋之间。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神门穴 防止失眠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一侧,对于心慌心悸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列缺穴 补肺益肾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及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委中穴 舒服腰背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及疼痛。
孕妇按摩
放松膝盖 孕妇可以采取舒服的坐位,两臂放在身后撑住身体,准爸爸用右手轻轻地握住妻子的膝盖,左手握住妻子的脚腕;保持这种体位,准爸爸按照关节运动的方向,将妻子的膝部反复蜷曲、伸直。
放松颈部 孕妇可以采取舒服的仰卧位,准爸爸在妻子的头顶处,用双手轻轻地托住妻子的脖子,保持这种体位,准爸爸托起妻子的脖子,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复进行。
放松腿部 孕妇可以采取舒服的仰卧位,准爸爸用左手轻轻握住妻子的膝盖,右手握住妻子的脚腕;保持这种体位,准爸爸按着膝关节做画圈运动。
放松手腕 孕妇可以采取舒服的坐位,准爸爸用左手轻轻地握住妻子的右手腕,保持这种体位,准爸爸再用右手轻轻握住妻子的右手关节,上下反复运动,帮妻子的手腕放松;再换左手腕关节。
放松脚腕 孕妇可以采取舒服的坐位,右腿向前伸直,准爸爸云旁用右手轻轻握住妻子的脚腕,并且用左手轻轻地握住脚趾并前后运动,要注意让妻子放松肌肉;再换另一侧做同样的运动。
放松肘部 孕妇可以采取舒服的坐位,准爸爸在一旁用左手托住妻子的右肘关节,右手轻轻地握住妻子的手腕,保持这种体位,准爸爸将妻子的右肘部轻轻地按正常运动的方向反复弯曲、伸直;再帮妻子做左侧的放松运动。
产后按摩
膻中穴 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常用于产后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产妇灸膻中催乳。
关元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下大约3寸,常用于产后调节内分泌,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此外,对产后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精力衰退等也很有疗效。
天枢穴 脐中旁开2寸,常用于产后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妇科疾病等。
气海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常用于产后虚脱、乏力等气虚病证以及月经不调、恶露不尽等妇科病症。
水分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1寸处,常用于产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避免水肿,并可帮助肠道蠕动,锻炼腹肌,避免小腹突出。
青少年按摩
点穴按摩增高
印堂穴 两眉毛连线中点。右手拇指按在印堂穴上,其余4指放在前发际处做支撑。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揉9次,共36次。以下所有穴位,除率谷、风池、膝眼外,都用此方法。
星穴 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1寸处。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
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百会穴上。
率谷穴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风池穴 颈后,枕骨粗隆直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大椎穴 低头时,用右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7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
风市穴 大腿外侧中线,膝上7寸处。